马斯克与OpenAI: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内容创作产业

近期,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章席卷社交媒体,再次引发了公众对AI技术的关注,同时也点燃了资本市场对AI技术的热情。据报道,这篇火爆的文章是由美国AI实验室OpenAI开发的ChatGPT模型完成的。ChatGPT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自动撰写文章,从而引入了相对于传统内容创作模式UGC和PGC的新概念——AIGC。这一创新模式在A股市场掀起了热烈讨论。

OpenAI的创立离不开埃隆·马斯克。2015年,马斯克与多位科技界知名人士共同创建了这家专注于AI研究的公司。马斯克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和远见卓识闻名,他不仅创立了特斯拉、SpaceX等知名企业,还涉足多个前沿领域。尽管马斯克最初将OpenAI定位为非营利组织,旨在安全地推进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发展并让全人类受益,但随着时间推移,OpenAI逐渐吸引了包括微软、谷歌在内的众多硅谷巨头的投资。

微软加码投资OpenAI

2023年初,微软宣布将向OpenAI追加数亿美元的投资,为期多年。这笔巨额资金进一步巩固了OpenAI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。值得注意的是,OpenAI的研发成果并非闭门造车,而是开放共享的。例如,ChatGPT的源代码已在GitHub上公开发布,受到了广大AI爱好者的欢迎和支持。然而,目前OpenAI官方网站尚未对中国大陆用户提供注册服务。

国内AI企业股价波动

在中国市场,提起AI技术,人们往往会想到科大讯飞。作为国内领先的语音识别技术提供商,科大讯飞拥有诸多知名产品和服务。尽管用户对其产品的评价褒贬不一,但科大讯飞的股价却因AIGC概念的炒作而大幅上涨。最近一周内,科大讯飞的股价累计涨幅接近30%,市值接近千亿元人民币。

面对外界关于是否涉足ChatGPT类似技术的问题,科大讯飞回应称,早在2018年起便开始探索预训练模型的应用,并在中文预训练模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。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科大讯飞的营业收入已超过百亿元,但其净利润却相对较低,尤其是扣除政府补贴后的扣非净利润更是不足十亿元。根据最新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,科大讯飞的利润出现了明显下滑。

A股上市公司纷纷蹭热点

随着ChatGPT的流行,许多A股上市公司也开始争相宣称自己掌握了类似的技术。例如,云从科技声称其发展理念与OpenAI高度契合;佳都科技透露曾投资过一家对话式AI平台;焦点科技则表示已在某些业务中应用了AIGC技术;岭南股份强调其子公司在人机交互技术方面有所积累。尽管这些公司试图借助AI热潮提升股价,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真正实现涨停的并不多见。

总体而言,相较于OpenAI专注于技术研发的态度,国内企业在面对新技术时更多表现出资本市场的投机行为。希望未来这些公司能够在追逐短期利益的同时,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长远发展。

发表回复